2021年4月25日到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视察,他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看产业、探民生、话团结,从桂北红色故地到生态秀美漓江,从工业重镇柳州到美丽首府南宁,一次次深入交流、一句句谆谆嘱托,在八桂山水间久久回响。
2022年4月27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在《新闻时刻》节目中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特别节目——《春天的回音》。节目邀请到了去年的几位亲历者: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桂林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葡萄种植协会会长王海荣、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船队船长黄才孑兑,一起回溯当时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生动细节、畅谈这一年来的收获与变化、用特殊的小礼物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发展的新答卷。
,时长00:39
王海荣回忆,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全州毛竹山村逗留了七十分钟。当走进村里的葡萄园,总书记就问葡萄种植户王建明“家里种了多少亩葡萄?外不外出务工?收入有多少?”走到村口的时候,总书记还问起“去年疫情的时候,村里的葡萄好不好卖?价格稳不稳定?”在王德利家座谈的时候,总书记还问王德利“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家庭生活怎么样?”
让王海荣至今感动的是,总书记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时刻牵挂在心上。一句“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过去的一年,毛竹山村在葡萄的管理技术上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从传统的小棚改为大棚种植,从垄相栽培变为现在的限根栽培。今年还改良了“阳光玫瑰”“蜜光”等新品种。科技兴农让葡萄的产量、质量变得更高更好。
王海荣想把今年新种的品种“阳光玫瑰”葡萄苗送给总书记,让总书记看到毛竹山的日子越过越甜蜜,就像“阳光玫瑰”一样永远充满阳光,永远灿烂。他也希望总书记再次来到毛竹山,品尝又香又甜的“阳光玫瑰”。
,时长00:35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乘坐黄才孑兑驾驶的游船考察漓江。回忆起当天的情形,黄才孑兑表示,自己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紧张。那天漓江江面上有风,给行船平稳增加了难度,但他还是凭借多年的行船经验,让船一路平稳地靠近了码头。总书记在下船的时候回过头竖着大拇指对黄才孑兑说:“你今天的船开得很稳,谢谢你!”
在桂林漓江,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地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一年来,黄才孑兑见证了漓江的变化:生态越来越好,水质越来越清澈,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乱扔东西的不良行为几乎都看不见了。
黄才孑兑带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今年1月桂林首航的新能源、全智能化、环保五星级游船,他的心愿是希望能开着这艘五星游船,载着总书记再游美丽的漓江。
,时长00:32
陈生清楚地记得,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善元食品有限公司参观时的情形。在查看螺蛳粉生产流程时,总书记留意到一台酸笋、酸豆角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地问了一句,“设备是哪里生产的?”陈生告诉总书记,这台设备是浙江产的,是中国制造。听到这回答,总书记非常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一年来,陈生带领公司全面向品牌化发展转型,全力打造佳味螺螺蛳粉品牌。之前,企业基本以贴牌代工生产为主,现在,企业的自主品牌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还研发了“有螺”系列新产品。走上品牌化道路之后,企业线上的销售量增长了五倍以上,线下销售增长更是接近十倍。如今,全线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不断地提高着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安全卫生。
陈生想把新开发的“有螺”和“民族团结款”螺蛳粉送给总书记,希望有一天善元的螺蛳粉实体店能开满全国各地,让总书记在全国各地都能品尝到螺蛳粉。
,时长00:42
梁志敏回忆,去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总书记一眼就看出他身上衣服所蕴含的壮族元素。梁志敏在心里面就感叹,总书记对民族文化了解这么深,平时肯定非常关注少数民族的发展。 令梁志敏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对民族优秀文化如何活化利用非常关注。他叮嘱大家,一定要注重挖掘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要重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一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组织开展“同心共筑壮美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展览,结合民族文化资源推出一系列的研学活动。其中,“探寻壮美家园”系列研学旅行项目入选了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许多单位和团队也纷纷来到这里组织主题活动。
梁志敏想把馆里正在设计的“同心”系列文创产品送给总书记。这款产品的主题是石榴,内含12颗石榴籽,围绕着铜鼓鼓面的太阳纹,代表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同时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簇拥在光明与力量的四周,形成命运共同体。未来,梁志敏也希望将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馆,全面展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
一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足迹一路行来,将南国的四月写满了嘱托的词句。这一年,我们用双手打磨幸福,用汗水浇灌希望。春天的故事,仍在继续。春天的回音,听见未来。 (本文转载自广西台新闻910)
|
|
|||||||||||||
![]()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
桂ICP备10001057号-2 总浏览量:35127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