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1-01-11 点击:7898次

时间:2020年10月21日9:00-11:00
地点:广西民族博物馆C1会议室
主持:陆秋燕
参会人员:
1.现场参会:农学坚、潘汁、梁志敏、龚世扬、陆秋燕
2.视频参会:蒋英、蔡奕芝、韦丹芳、唐兰冬、黄槐武、马今洪、孔又专、廖国一、徐坚、艾露露、田率、蔡路武、蓝武、余波、程露、熊燕
3.特邀嘉宾:陶少艺、蒋廷瑜、万辅彬、罗琨、吴伟镔、黄诗莉、刘创举、邹桂森
4.工作人员:胡鹏程、欧波、覃椿筱、廖捷频、沈云戈、王玉成、邓锟、黄国飞、马鋆、赵媛媛、凌红
记录、整理:欧  波

  会议内容:
  一、会议伊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文物安全处处长陶少艺作了致辞,他充分肯定了研究会在铜鼓研究、信息交流、学术合作、铜鼓文化内涵挖掘、铜鼓文化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将继续进一步支持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其次,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代表秘书处驻会单位进行了致辞,表示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继续支持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并希望未来加强联系,在铜鼓研究、铜鼓资源等方面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二、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理事长农学坚2018-2020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中详细总结了研究会2018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未来两年的工作规划,规划内容包含:1.加强研究会内部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社团相关制度;2.积极推进学术研究:建立铜鼓研究专家库和成果库、定期召开理事会和铜鼓研究学术会议、继续办好《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注重人才培养、组织和申报各级研究课题、积极参与共建合作项目、积极参与筹备展览、促进铜鼓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3.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社团形象。
  三、会议审议通过修改《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章程》(1992年10月20日修改通过):
同意增补条款:“第二条  党组织建设: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团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应当成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人选由理事会成员担任,与理事会任期相同。理事会在进行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5万元以上)时,需事先报党组织批准。除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三重一大”事项应当由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个别征求意见、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代替集体决策。” 
  四、会议审议了理事增补名单,表决通过由吴伟镔同志担任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五、会议审议秘书处人员改选和增补名单,表决通过由陆秋燕同志担任秘书长;现场讨论推荐并一致通过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唐兰冬主任、贵州师范大学韦丹芳教授、广东省博物馆叶葳同志、云南省文山州博物馆馆余波馆长等4名同志担任副秘书长;表决通过由广西民族博物馆覃椿筱、廖捷频2名同志担任秘书,并新增来自广西民族博物馆的3名会员:胡鹏程、廖捷频、韦姗杉。
  六、会议审议是否协办铜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暂名)
事宜。首先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罗琨副院长代表会议筹备方向研究会发出合作办会的邀请,并详细介绍了拟召开会议的名称、目的、组织架构、举办形式、举办时间和地点、会议规模、拟邀请人员组成结构、现阶段筹备进展等情况,希望研究会可以协作以下事情:1. 设定会议主题和议题,2.拟定邀请参会的专家、学者名单。现场理事认为,该会立意好,会议名称设定不宜太窄,希望主办方准备充分,拿出高水准、有说服力的学术成果,尽早邀约成员参会及约稿。经现场和在线与会理事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协办铜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暂名)。
  七、与会理事就如何整合铜鼓研究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会议认为,铜鼓研究资源的整合是文献资源、考古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会议强调,一是要壮大研究队伍,研究会不仅面向文博界,还应广泛吸纳高校、企业、铜鼓研究爱好者参加进来,打造对接高校、企业、社会公众的研究平台。二是要全面整合信息资源,要办好《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多举办铜鼓文化学术研讨会,利用自媒体和新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加大铜鼓信息的收集和传播。三是要扩大研究范围,主动参与到文化旅游活动和非遗保护活动中来,注重铜鼓研究资源的成果转化,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有新思路,铜鼓文化需不断守正创新。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
2020年10月25日

资讯 鉴赏 研究 服务 展览 生态博物馆

民博公告
民博快讯
党建风采
清廉民博
道德讲堂
文博快讯
关于民博

多维探索
民族志影展
精品赏析
世居民族
视频赏析
花山岩画
田野调查
专家学者
学术成果
学术资讯
铜鼓研究
学术委员会

博物馆活动
志愿者
参观指南
研学基地

 

 

新展预告
最新展览
常设展览
展览回顾
展览交流
虚拟展厅
生态博物馆资讯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
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
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
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
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
广西网警ICP备案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博物馆 电话/传真:0771-2024322 Email: 技术支持: 灵启网络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桂ICP备10001057号-2   总浏览量:  4780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