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发表论文情况一览表
序
|
姓名
|
科研成果名称
|
出版物
|
年,卷(期):起止页
|
备注
|
1
|
王頠
|
Magnetostratigraphy of
PlioePleistocene fossiliferous cave sediments in the Bubing Basin, southern
China
|
Quaternary Chronology
|
2017, 37: 68-81
|
合著(第三作者),SCI
|
2
|
王頠
|
High precision U/Th dating
of the rock paintings at Mt. Huasha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
Quaternary Research
|
2017, 88:1-13
|
合著(第四作者),SCI
|
3
|
陆秋燕
|
广西各类型铜鼓的分布与铜锡铅矿点之间的关系
|
广西民族研究
|
2017(1):143-148
|
合著(第一作者),
核心期刊
|
4
|
龚世扬
|
农具铚的考古发现与再研究
|
四川文物
|
2017(4):24-29
|
独著,
核心期刊
|
5
|
肖波
|
亚洲北部地区“水珠形”眼睛人面像岩画年代研究
|
北方文物
|
2017(1):24-34
|
合著(第一作者),
核心期刊
|
6
|
廖卫,王頠
|
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和玻璃陨石
|
第四纪研究
|
2017,37(4):765-777
|
合著(第一、通讯作者),
核心期刊
|
7
|
李大伟,陈君,廖卫,王頠
|
广西陆那洞古人类遗址古环境背景研究
|
第四纪研究
|
2017,37(4):877-884
|
合著(第一、七、八、通讯作者),
核心期刊
|
8
|
陈君,王頠,李大伟,廖卫
|
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的初步研究
|
人类学学报
|
2017,36(4):527-536
|
合著,
核心期刊
|
9
|
汤绍玲
|
災害からみる現代的な村の共同供養—日本滋賀県甲賀市信楽町多羅尾を事例として—
(中文译名:从灾害看现代村落的共同祭祀—以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多罗尾村为例)
|
京都民俗
|
2017,35:129-150
|
独著,
外文期刊
|
10
|
梁小燕
|
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定位与发展
|
博物院
|
2017(5):42-50
|
独著
|
11
|
黄世棉
|
广西进士家族概况及成因探析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28(3):79-86
|
合著(第二作者)
|
12
|
龚世扬
|
龙胜梯田“申遗”的可行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
2017,38(2):72-76
|
独著
|
13
|
陆秋燕
|
贺州锡矿开发史述略
|
金属世界
|
2017(1):14-19
|
独著
|
14
|
粟宇亮
|
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共享研究
|
艺术科技
|
2017,30(9):127
|
独著
|
15
|
黄世棉
|
广西进士天伦关系刍议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38(3):11-18
|
合著(第二作者)
|
16
|
肖波
|
苏联考古学家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岩画研究学术史回顾
|
北方民族考古(第4辑)
|
2017(4):351-365
|
独著
|
17
|
梁志敏
|
广西近代建筑的兴起历程与分布特点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269-275
|
独著
|
18
|
樊苗苗,梁小燕
|
试论壮锦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211-219
|
合著
|
19
|
胡鹏程
|
博物馆临时展厅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20-26
|
独著
|
20
|
赵旭铭
|
广西天等县出土的清代服饰修复报告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228-235
|
合著(第一作者)
|
21
|
许明
|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P292-304
|
独著
|
22
|
李大伟
|
百色地区研磨器考古学研究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95-102
|
合著(第一作者)
|
23
|
李大伟
|
柳州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表面霉菌的分离和鉴别
|
广西文博(第一辑)
|
2017:230-237
|
合著(第三作者)
|
24
|
梁小燕
|
广西乡村影像发展困境及反思
|
新西部
|
2017:86-87
|
独著
|
25
|
樊苗苗,梁小燕
|
壮锦动物纹样中的壮族民间信仰研究
|
中国民族文博(第六辑)
|
2017:290-301
|
合著
|
26
|
梁小燕,
樊苗苗
|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
|
中国民族文博(第六辑)
|
2017(6):23-32
|
合著
|
27
|
胡鹏程
|
远近高低各不同——谈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层次关系
|
中国民族文博(第六辑)
|
2017(6):105-111
|
独著
|
28
|
褚楚
|
民族类陈列设计中新媒体艺术运用的探寻——以“BEI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为例
|
中国民族文博(第六辑)
|
2017:126-138
|
独著
|
29
|
樊苗苗
|
壮锦动物纹样的文化内涵研究
|
民博论丛(2017)
|
2017:62-71
|
合著(第一作者)
|
30
|
艾兰
|
南北朝佛教造像“褒衣博带式”服装及源起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01-107
|
独著
|
31
|
麦西
|
清代至民国时期桂北壮族社会习俗初探——以广西龙胜龙脊十三寨碑刻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53-162
|
合著(第一作者)
|
32
|
富霞
|
广西出土的汉代文字
|
民博论丛(2017)
|
2017:91-100
|
独著
|
33
|
梁燕理
|
20世纪以来泰国铜鼓起源研究述评
|
民博论丛(2017)
|
2017:75-81
|
独著
|
34
|
陆秋燕
|
白馥兰眼中的中国明清技术史——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22-129
|
独著
|
35
|
韦姗杉
|
初论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区域的史前文化
|
民博论丛(2017)
|
2017:82-90
|
合著(第二作者)
|
36
|
李大伟,廖卫,王頠
|
田东高岭坡遗址新发现的石器品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30-137
|
合著(第四、五、六作者)
|
37
|
郑琳,樊苗苗
|
中国近现代瑶族传统服饰保护研究新角度
|
民博论丛(2017)
|
2017:57-61
|
合著
|
38
|
赵晶,郑琳,廖晓迪,李思明,田双娥
|
浅谈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6-20
|
合著
|
39
|
葛又铭
|
浅谈少数民族刺绣文物的保护修复——以一件传世苗族刺绣背带的保护修复为例
|
民博论丛(2017)
|
2017:21-28
|
独著
|
40
|
田双娥,赵晶
|
坭兴陶壶表面一株青霉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民博论丛(2017)
|
2017:9-15
|
合著
|
41
|
李思明
|
传统靛蓝棉布褪色原因及固色方法的探索
|
民博论丛(2017)
|
2017:3-8
|
独著
|
42
|
蒙元婕
|
瑶族神像画与滑县年画的艺术共性研究
|
民博论丛(2017)
|
2017:47-56
|
独著
|
43
|
粟宇亮
|
浅析民族文化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71-174
|
独著
|
44
|
陈 嘉
|
博物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99-210
|
独著
|
45
|
陈 嘉
|
大数据下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些思考
|
民博论丛(2017)
|
2017:242-250
|
独著
|
46
|
黄世棉
|
广西中小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
民博论丛(2017)
|
2017:221-228
|
独著
|
47
|
马卫红
|
清道光二十四年萧太孺人寿幛考
|
民博论丛(2017)
|
2017:29-34
|
独著
|
48
|
曾昭雪
|
试析侗锦植物纹
|
民博论丛(2017)
|
2017:35-40
|
独著
|
49
|
李霞
|
云南大姚昙华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75-184
|
合著(第二作者)
|
50
|
陈一榕
|
壮族雷神崇拜探源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85-189
|
独著
|
51
|
黄诗莉
|
论广西玉林市客家添丁挂灯习俗的文化内涵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41-146
|
独著
|
52
|
韦凯芳
|
党员队伍建设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广西民族博物馆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民博论丛(2017)
|
2017:211-217
|
独著
|
53
|
黄国飞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民博论丛(2017)
|
2017:163-170
|
独著
|
54
|
褚楚
|
纽约展览的多元视界——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访学报告
|
陈列艺术
|
2017(1):106-109
|
独著
|
55
|
肖波
|
“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遗产地真实性研究
|
合浦:汉代海上之路始发港
|
2017:73-82
|
独著
|
56
|
胡鹏程
|
浅析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成果及其应用
|
岩画研究
|
2017.12:128-138
|
独著
|
57
|
粟宇亮
|
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探析
|
中国民族博览
|
2017:209-210
|
独著
|
58
|
胡鹏程,韦姗杉
|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广西民族博物馆岩画研究纪实
|
中国岩画
|
2017(3):82-87
|
合著
|
59
|
蒙秋月
|
边民谋生策略探析
|
多样性族群的生存与发展
|
2017:98-133
|
独著
|
60
|
富霞
|
近年来越南中南部发现的西汉铜镜(译文)
|
新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从泛北部湾到欧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39-47
|
独著
|
61
|
樊苗苗
|
寓学于行—一次与服饰民间收藏家的亲密接触
|
艺术设计研究(增刊)
|
2017:12-15
|
独著
|
62
|
樊苗苗
|
壮族百鸟衣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韦其本
|
守护与传承-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2017:19-24
|
独著
|
63
|
葛又铭
|
一件瑶族青布绣花围裙的保护修复
|
报刊荟萃
|
2017.08:36-38
|
独著
|
64
|
郑琳
|
广西瑶族纺织品纤维类别与杂乱程度分析
|
时代报告
|
2017(2):72-73
|
独著
|
65
|
孔涛
|
南宁市江南区地方戏曲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初探
|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
2017(34):349-351
|
独著
|
2、出版物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书 名
|
作者/出版单位
|
出版社
|
类别
|
出版时间
|
1
|
广西客家民居研究
|
梁志敏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专著
|
2017.8
|
2
|
广西铜鼓精华
|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
广西民族博物馆
|
文物出版社
|
图录
|
2017.12
|
3
|
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左江花山文化景观陈列
|
广西左江花山
岩画研究中心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图录
|
2017.3
|
4
|
民博论丛(2017)
|
广西民族博物馆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论文集
|
201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