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对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志愿者们来说也不例外,是收获,是希望。 首先,山西博物院讲解志愿者刘红宇老师和小讲解员们带领民博志愿者一行参观了《文明摇篮》、《晋国霸业》、《明清晋商》等基本陈列,让志愿者们了解了山西史前文化遗存、两周时期青铜艺术华彩和明清晋商风行天下的辉煌历史。
参观结束后,山西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和公众服务部的老师带领双方志愿者齐聚志愿者之家,就志愿者团队的建设、管理、凝聚力的提升等方面展开交流。
图4社会教育部老师介绍《小讲解员成长手册》 随后,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组织委员王笑波老师从自身角度分享志愿者服务心得。她说,在院里的志愿服务让她收获了三样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不老的大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自豪、相处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说到这些,民博的志愿者们纷纷鼓掌点赞,虽各处异地,但心心相印。
中国煤炭博物馆研学课程丰富多样,结合陈列展览开设《一吨煤的作用》、《致敬矿工》、《煤炭与恐龙》、《煤炭与雾霾》等课程。
平遥古城管委会目前研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研学点的引导和开发,以及研学教育教材编制等方面,目前已完成围绕古城内的泥塑文化、县衙文化、衙署文化、日升昌镖号文化、儒学文化等文化的教材编制,接下来将围绕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第二套研学教材。通过交流,激发了我们对研学教育基地课程开发设计、提升优化的灵感,为日后工作注入“强心剂”。
万里行尾声来到了大同市博物馆。目前,大同市博物馆志愿者有400余人,讲解志愿者达100余人。志愿者招募工作主要与当地院校合作,校内设置志愿者协会,先从校内进行选拔,再向博物馆输送,博物馆与各大院校保持着紧密联动性。因民博与大同市博物馆的地理位置都离市中心较远,存在着交通不便的客观因素,导致志愿者队伍稳定性不足。两馆就从如何提升队伍稳定性展开热烈的讨论,今后试从完善管理制度、实行定岗定时、加强内部培训学习等方面提升队伍稳定性。
(文/李娅;图/志愿者李洁、李娅)
|
||||||||||||||||||||||||
|
|||||||||||||
![]()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
桂ICP备10001057号-2 总浏览量:30890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