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民俗,在党总支梁志敏书记带领下,我馆党员一行12人于1月26日赴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开展了以“传承节日民俗,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并为乡亲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活动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与融水安太乡小桑村党支部共建“民族文化帮扶基地”的揭牌仪式拉开序幕。梁志敏书记在仪式发言中回顾了多年前为生态博物馆选址第一次来到小桑村的情景,表示随着2009年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的落成,苗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尝试与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小桑村党支部合作共建,希望能在村党支部的大力配合下,发动广大苗族同胞,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中来。小桑村杜战辉村支书也随后表示,非常感谢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同志们能在天气如此寒冷的情况下为小桑村带来新春的祝福,希望小桑村能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指导和帮扶下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
揭牌仪式结束后,“道德讲堂”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主持人通过宣讲春节传统文化提出三问:过年留给大家的记忆是什么?与过去相比,现在过年有什么变化呢?时代不同了,传统的节日风俗还会继续继承下去吗?大家都纷纷发表感言,认为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春节的核心价值应该继承。在学模范环节中,首先播放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视频,让村民们了解了我馆的情况及在民族文化事业上的努力,其次播放了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石磊馆长在小桑村拍摄的纪录片《苗山剪禾》,看到影片中熟悉的脸庞、生活场景及亲切的语言,村民们都显得非常的兴奋,石馆长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拍片的心得及道德感悟。在颂经典环节中,诵读了北宋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让现场群众在感受到“年味儿”的同时,也了解到春节的传统习俗。在最后的送温暖环节中,梁志敏书记为小桑村的村民们送上了由自治区文化厅赠送的春联500副,并代表广西民族博物馆将棉被、米、油等慰问品送给当地的文化示范户及部分困难群众。活动结束后,同志们还走访了两位因故不能参加道德讲堂的困难户,为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此次道德讲堂活动,让大家了解了春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道德意义,唤起大家对春节的回忆。同时通过开展帮扶慰问活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文:龚世扬、陆思宇,图:麦西)
|
|
|||||||||||||
![]()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
桂ICP备10001057号-2 总浏览量: 47809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