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0 年“广西伴手礼”广西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广西民族博物馆新开发的“麽乜”防疫香囊文创产品,在全区近四百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融合创新类铜奖。
2020年11月12-16日,2020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圆满落幕,除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会场外,还在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和贺州学院设立分会场,影展期间公开播映了42部民族志影片。
2020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我馆组织并举办了广西民族博物馆2020年“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工作民族志纪录片制作技能提高培训班。来自区内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社区村民共计4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2020年10月2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共同主办的2020年“山水暖你 壮乡等你——冬游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创产品亮相推介会。
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灵川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承办,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协办的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培训班圆满落幕,本期培训班共有35位来自广西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社区以及广西民族博物馆结对帮扶村——昭平县黄姚镇白山村的手工艺人参加。
2020年9月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召开《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内容设计方案评审论证会。
2020年9月24日,我馆研学教育团队来到贵州省绥阳县十二背后研学实践基地,为该县城南小学60名学生送去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课《广西“温暖牌”花背带》。
2020年9月22日至11月2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苏州园林博物馆合作举办《园韵文心——苏州园林文化特展》在二楼D1展厅开展。
2020年9月9-1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2020“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工作站讲解员培训班在三江成功举办。
2020年8月27-28日,我馆专职讲解员罗秋和小志愿者邝雨桐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广西选拔赛”,双双进入决赛并取得专业组优秀奖和志愿者组三等奖的好成绩。
2020年8月19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组织召开2020年馆级课题申报暨往年立项课题结题评审会。
2020年7月,广西民族博物馆2020“三区”人才支持专项工作“民族文化纪录片”项目培训班分别在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顺利举办。
2020年7月,广西民族博物馆13项课题获得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立项。
2020年1月24日,为了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广西民族博物馆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并从24日(除夕)起闭馆,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也暂停开展。
2020年1月21日至2月16日,“指尖乾坤——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织染绣技艺展”在于在澳门卢廉若公园春草堂开幕。我馆组织了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等12个世居民族极具特色的织染绣展品131件(套)参展。
2020年1月18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在保护区高定村举办了首届侗族笛子歌文化节。
2020年1月15日,《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2019年12月,广西民族博物馆组织了共171件/套精品文物远赴韩国国立大邱博物馆进行展出,展览《美的瞬间:广西纺织文化展》于12月23日在韩国大邱市开幕。
2019年12月21日,“青春携手 共创未来”广西青年联谊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露天展示园的民族特色建筑风雨桥上举办,来自全区31家区直单位团组织推荐的100名优秀青年参与活动。
2019年12月,广西民族博物馆“‘红石榴’民族文化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届中国博物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2019年12月19日至12月22日,我馆研究四部赴崇左市参加中国岩画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中国岩画》编委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岩画遗址遗产研讨会。
2019年11月11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宣布梁志敏同志任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免去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职务;刘创举同志任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2019年9月28日-12月31日,《八桂清风——广西廉政文化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二楼D1展厅展出。
2019年8月6日-9月1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八桂烽火 涅槃新生——广西革命文物展》在馆举行。
2019年6月21日-8月21日,由我馆与广西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走进舟村》展览在馆举办。
2019年6月,我馆获“广西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
2019年6月28日,《穿越千年的鼓声——铜鼓文物特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幕。
2019年6月13日,我馆派员赴宁明县参加《广西重大专项-全域数字文化旅游智能服务技术研发及应用报告会》,该项目是我馆与南宁师范大学等6所单位联合申报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2019年5月18日,我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主要内容有广西民族传统婚俗公益体验活动、文化创意产品展、博物馆知识宣传进社区、进校园公益活动等。
2019年5月18日,我馆文创产品《侗族印记影青玉瓷系列餐具》获得2019年广西“十佳文创精品奖”,同时获评“享文化·乐旅途——广西文创精品进景区”单位。
2019年5月16日,在广西首届十佳“红色故事讲解员”、十佳“红色故事志愿者讲解员”评选活动中,讲解员程晖、志愿者讲解员赵冉分别获得二等奖。讲解员兰鹃荣获“2019年广西十佳科普使者选拔赛”三等奖。
2019年5月18日-6月18日,《服务社区 振兴乡村——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成就图片展》在馆举办。
2019年4月4日,“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活动在馆隆重举行。
2019年4月,《飞歌踏舞——“壮族三月三”摄影图片展》在馆举办。
2019年3月26日,由我馆和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五彩斑斓——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瑶族服饰展》在崇左开幕。
2019年3月21至25日,我馆组织开展2018-2019年新入职人员培训。
2019年3月,《心仪广西 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在馆圆满落幕。
2019年2月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我馆及国内多家博物馆举办的《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馆开幕。
2019年1月,我馆赴巴马开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文化和旅游一条街集中示范服务。
2018年12月-2019年3月,《乾隆皇帝——故宫博物院文物特展》在馆举办,并于2019年2月开展主题沙龙及网络直播活动。
2018年12月27日,我馆荣获“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梁志敏研究馆员撰写的《广西客家民居研究》荣获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成果二等奖。
2018年11月25日,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圆满落下帷幕。
2018年11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化艺术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我馆推出的《民族服饰文化展》以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服饰文化为代表,展出140件套极具广西特色的民族服饰、织锦、刺绣、铜鼓等,充分展示了精湛的染织、刺绣和织锦等传统纺织制作工艺。
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在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我馆“五彩八桂”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走进江西。
2018年10月,我馆举办“情暖金秋 欢度重阳”主题活动。
2018年10月18-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暨“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60周年集邮展览”在馆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16日,我馆赴坦桑尼亚举办“斑布采缬——广西传统印染技艺工作坊”活动。
2018年10月12日至2019年1月12日,由我馆与伊犁州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朴拙美丽—伊犁草原鹿石 石人 岩画拓片展》在馆展出。
2018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纸质品保护修复项目”顺利结项。
2018年8月5-7日,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来馆洽谈展览合作交流工作。
2018年8月19日,我馆举办“我爱八桂 弘扬广西民族文化”小志愿者讲解比赛。
2018年8月1日,我馆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叙军民鱼水情 同筑强军中国梦”军民共建主题活动。
2018年7月31日至8月31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和安庆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黄梅百年——黄梅戏百年发展历程展》在馆展出。
2018年7月25日,我馆启动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2018年7月15日至8月31日,《拼布艺术与传统--人·物·生活》展览在馆举办。
2018年7月12-13日,我馆赴贺州黄姚镇白山村开展2018年精准帮扶“三方”见面活动。
2018年7月10日至10月20日,《金色名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物出入境展览回顾》图片展在馆举办。
2018年6月26日,我馆邀请忻城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恒源到馆开展讲解员壮族织锦编织技艺培训。
2018年6月9日,我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观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还能体验广西少数民族染色技艺。
2018年5月24日至7月1日,《岩纸朱画——广西岩画图片展》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展出。
2018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行受邀到馆开展讲学活动。
2018年4月27日至6月27日,《美丽伊犁——新疆伊犁风物民俗文化展》在馆展出。
2018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被评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先进集体”。
2018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被评为“广西特色博物馆”。
2018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花山手工皮具系列文创产品荣获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文创工艺品类铜奖。
2018年5月1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三国牛拉撬饰变形羽人纹铜鼓”等3件馆藏一级文物在“心仪广西 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上展出。
2018年4月27日至6月2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伊犁州文物局、新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美丽伊犁——新疆伊犁风物民俗文化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
2018年4月2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玉林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南方来风——越南民族民俗文化展”在玉林市博物馆开幕。
2018年4月18-20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以鼓阵、歌会、民族文化展示、《唱游丝路——2018“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歌大汇演》、民族鼓乐展演等形式,全面展现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观众量约8.5万人。
2018年4月12日至6月1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崇左市壮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外婆送我花背带——广西少数民族背带艺术展”在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举办。
2018年3月29日-4月1日,德国考古研究院Andreas Reinecke博士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
2018年3月25日-29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梁志敏、研究人员汤绍玲博士、陈列部主任黄诗莉应邀访问了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2018年3月16日至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娃娃”形象亮相2018年香港花卉展。
2018年2月16日至3月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骏犬啸天贺新春”2018春节系列活动。
2018年2月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顺利完成“霓裳羽衣”展厅提升改造工作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2018年2月3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荣获“2017南宁礼物银奖”。
2017年12月,广西民族博物馆成功申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28日, 2017“畅享民歌”活动改版升级为“广西民歌会”,以大型民歌文艺盛会的形式在南宁民歌湖隆重上演,凸显“广西民歌会”的品牌价值。
2017年12月28日,“五彩斑斓——广西民族博物馆藏瑶族服饰展”在吉林长春隆重开幕。
2017年12月21日,在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指导下,广西民族博物馆成功举办“2017年铜鼓及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题进行多角度、跨学科的研讨,有效推动铜鼓研究、保护和传承。
2017年11月,广西民族博物馆顺利完成ISO标准化认证工作,成为广西首家取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博物馆。
2017年11月9日至1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纪录片《百塘跨年》获“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影展永久收藏奖”,并入围2017中国影视人类学年会奖。
2017年10月26日至29日,配合文化部的“根与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项目,广西民族博物馆精心组织开展专题展览、手工技艺展示及工作坊等系列非遗展演活动,向澳门同胞展示广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9月23日至29日,应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广西民族博物馆派员随文化厅团组赴斯里兰卡举办“五彩八桂——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中斯画家作品联展”以及非遗展演和讲座等系列活动。
2017年9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被列为“首批自治区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示范基地”。
2017年9月20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自主研发的12世居民族娃娃、花山系列、“鼓往今来”铜鼓系列等文创产品参加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荣获“优秀参展单位”。
2017年9月29日至11月20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指间经纬——馆藏少数民族织锦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二楼D2展厅展出。
2017年9月20日至11月4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华服典章——广西壮族服饰织绣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00余件(套)壮族服饰织绣珍品。
2017年9月11日,“第12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办。
2017年8月19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人员参加“2017中国社会学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国际论坛”,并在会上发言。
2017年7月1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OA协同办公系统开始上线并全面试运行。
2017年7月10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婆送我花背带——广西少数民族背带艺术展”在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原那坡县博物馆)展出。
2017年7月9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文化博物馆及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中国西南拼布展”在美国圣达菲市国际民俗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7年6月30日,由自治区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协办的“庆回归•促合作—桂港合作成就图片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2017年6月,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课题《广西融水苗族新禾节》申报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获得“中国节日影像志”立项。
2017年5月25日至8月2日,由中国岩画协会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亘古天书——中国岩画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展出。
2017年5月1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者讲解员代表广西参加“中国故事——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案例展示推介活动”,荣获专业组和学生组“十佳”优秀讲解员称号。
2017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专职讲解员荣获“广西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2017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和“闯江湖,救三姐”展厅竞技活动荣获全区博物馆2016-2017年度十佳社会教育品牌。
2017年5月13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参加“科教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交流研讨会”。
2017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五号藏品库房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4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荣获“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文化创新奖”。
2017年4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在“第13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中荣获“博物馆优秀展示奖”。
2017年4月25日至6月25日,“古风神韵——走进神秘的萨满世界”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
2017年3月30日,“桂风壮韵三月三”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办,观众量约5万人次。
2017年 3 月17日至6月1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桂风壮韵——广西壮族织绣文化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123套(279件)壮族织绣展品,充分展现独具广西特色的壮族文化。
2017年3月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被评为“2016年度广西三八红旗集体”。
2017年2月2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瑶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17年1月,广西民族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金鸡报晓——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
2017年1月21日下午,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文化博物馆及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中国西南拼布展”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7年1月13日,“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7年1月21日下午(当地时间),由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文化博物馆及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同合作的中美项目之“中国西南拼布展”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7年1月13日,“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自2016年6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启动“宜居广西——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系列活动以来,共收到近千件艺术作品和近六十篇学术论文。
2016年12月30日下午,广西民族博物馆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
2016年12月23日,“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在辽沈大地开幕,共展出170件/组展品,持续展出至2017年3月12日。
2016年12月15日,“ 锦绣八桂——广西少数民族织锦艺术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顺利开幕。
2016年12月14日下午,2016广西民族志影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落下帷幕。影展历时6天,期间公开播映55部民族志影片。本届影展共收到来自台湾、香港、东南亚、北欧、北美、大陆等投稿的原创影片近200部。
2016年11月2日,“广西左江岩画数字记录与应用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6年国庆佳节,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听八桂万象,贺最美中华”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
2016年10月28日——2017年2月19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蜀锦织绣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巡展,该展汇集了四馆馆藏精品文物近200多件。
2016年10月20日——2016年12月5日,“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珍贵档案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拉开帷幕。
2016年9月12日,“基础先行——广西馆藏铜鼓调查成果展”在玉林顺利开展。12月12日,“基础先行——广西馆藏铜鼓调查成果展”在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顺利开展。该展览是2014年全区馆藏铜鼓调查基础上的成果汇报展,通过150余幅图片展现了广西馆藏铜鼓的风采。同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玉林博物馆联合设立的古代铜鼓研究基地挂牌成立。
2016年9月10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顺利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及东盟十国的嘉宾代表们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2016年9月,新荷芳菲——第11届“红铜鼓”中国—东盟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该展精选出 162 件作品,展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艺术教育成果。
2016 年8月 17日——9月25日,“岩纸朱画——广西岩画图片展”在丽江市博物院展出,该展览以广西较典型的岩绘画为展示内容,以年代为经,地域为纬,全面展示广西岩画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
2016年7月20日-9月10日,由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特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二楼D2展厅展出。
2016年7月14-16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赴宁明县参加花山岩画申遗系列活动。7月15日,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成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7月11日-8月11日,《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二楼D1展厅展出。
2016年7月20日-9月10日,由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特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二楼D2展厅展出。
2016年7月18日-20日,我馆研究二部工作人员赴北京参加“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交流会”。我馆承担了《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的创作。
2016年7月,广西民族博物馆新版官方网站、手机APP于7月正式上线!
2016年7月10日,我馆“非遗天天见”邀请了来自北海贝雕博物馆的工艺美术大师林国榜先生到我馆进行北海贝雕技艺展示,让观众体验魅力非遗——北海贝雕拼贴画。
2016年7月8日-9日赴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开展“重走红军路 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
2016年7月4日至5日,由我馆党总支吴颉副书记带队一行32人赴昭平县黄姚镇白山村开展一帮一联助学和入户帮扶送温暖活动。
2016年6月30日下午,我馆王頠馆长荣获区直机关2013-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梁志敏书记荣获区直机关2013-2015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6年6月29日上午,广西民族博物馆召开“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党员大会。
2016年6月24日上午,由我馆主持的国家文物局批复项目——广西民族文化“1+10”陈列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在我馆顺利通过验收。
2016年6月2日,我馆《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顺利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2016年6月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五彩八桂”民族文化系列赏析又来到沛鸿民族中学完美收官。
2016年6月1日上午,我馆举办以“爱与童年”为主题的“六一”职工亲子活动。
2016年4月15日-6月15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展在我馆二楼D2展厅展出。
2016年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圆满落幕。
2016年4月6日至6月13日,《锦绣八桂——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于玉林市博物馆开展。
2016年3月31日上午,《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2016年3月10日-5月10日,由通辽市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草原盛装——中国蒙古族服饰展》在我馆二楼D1展厅隆重开幕。
2016年3月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会委员会开展2016年“三·八妇女节”活动。
2016年3月2日上午,云南省文化设施建设考察团到我馆开展考察指导活动。
2016年3月1日-6月10日,我馆举办第三届“博物馆•美与时尚”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暨展览。
2016年2月8-14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壮丽八桂行•乐享中国梦” 春节系列活动之2016“鼓乐升平闹金猴” 圆满落幕。
2016年1月26日赴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开展了以“传承节日民俗,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并为乡亲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2016年1月28日至4月28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举办。
2016年1月23日至3月23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美丽中国•美丽广西欢乐春节——五彩八桂民族服饰文化展》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展。
2016年1月22日,《广西民族博物纺织品保护修复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2015年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来馆指导工作。
2015年10月2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第五届“畅享民歌”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动。
2015年10月26日,召开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会议,会议审议产生理事会新成员,讨论“2016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会费缴纳标准、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奖励办法、《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组稿工作及研究会未来展望等一系列问题。编印了第20期《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这是自1985年第19期《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编印并停刊后恢复编印的第一期会刊。
2015年10月15日,由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锦绣八桂——广西民族织绣文化》在科尔沁博物馆开幕。
2015年10月10日至2016年1月10日,与南京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五彩广西——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图册《五彩广西》顺利出版。
2015年9月2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圣达菲国际民俗博物馆 、印第安纳大学博物馆等中美六馆合作举办的“中国西南部拼布展”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开展。
2015年9月16日,由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顺利开幕。
2015年8月成功创建自治区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5年7月25日至2015年9月25日,由广西区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2015年7月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的《美丽广西・五彩八桂民族服饰文化展》展览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本馆大堂隆重开幕,展期一个月(7月5日至8月9日)。
2015年6月16日,由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锦绣八桂——广西少数民族织绣艺术展”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隆重开幕。
2015年6月,《广西民族博物馆文集》(第三辑)顺利出版。
2015年5月1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申报的《BEI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全国首个荣获精品奖的民族文化专题陈列,也是我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重大突破,展现了我区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2015年4月30日,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蜀南之谜——雅砻江流域考古大发现》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5年 4月2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桂风壮韵》”活动在我馆隆重举行。
2015年4月3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成立,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顾航任研究中心主任。10月19日,“广西左江岩画数字采集及成果应用开发项目”通过文化厅专家组评审验收。
2015年3月23—26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在三江开展了“记住家园,留住乡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培训班。
2015年2月28日,前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馆指导工作。
2015年2月成功创建自治区第一批节水型单位。
2015年1月30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和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临时展厅隆重开展。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来馆指导工作。
2014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来检查可移动文物情况。
2014年12月2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十周年建设经验座谈会”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
2014年11月2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荣获“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优秀案例”表彰。
2014年11月28日-12月4日,2014年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顺利举办,影展期间共公映了近百部民族志影片。
2014年11月21日,广西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小高地荣获“优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荣誉称号。
2014年11月1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B区三楼影视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观众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反映民族手工艺、戏曲、婚俗、节庆、仪式、生计等题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片。
2014年11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第十届(2014)“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美术书法摄影展于广西民族博物馆三楼环廊开幕。
2014年11月8日-12日,王頠馆长与研究二部主任龚世扬赴美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参加2014年美国民俗学年会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2014年11月,《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顺利出版。
2014年10月21日,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开幕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展期一个月(10月22日-11月23日)。
2014年10月1日,举行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0周年活动。
2014年9月26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博物馆个性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
2014年9月2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王頠馆长荣获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2014年9月15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
2014年9月5日,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绚彩中华——中国苗族服饰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幕,展期为两个月。
2014年9月1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签署暨揭牌仪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B区3楼影视厅顺利举行。
2014年8月2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博系统陈列展览人才培训班”在南宁市正式开班。来自全区各国有和民办博物馆的主要领导、陈列展览业务人员共12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
2014年8月22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与广西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正式展出。
2014年5月18日至6月15日,在自治区文化厅的关心指导下,结合本馆优势,紧扣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藏品搭建沟通的桥梁”与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两大主题,组织策划了首届“广西民族文化节”。
2014年4月2日、3日,由自治区文化厅联合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自治区体育局共同主办的“欢度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桂风壮韵》”在我馆隆重举办。
2014年4月,《广西民族村寨调查》顺利出版。
2014年1月31日(正月初一),《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多彩中华——中华民族文化展》、《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四个新增基本陈列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12月19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主办的“绚彩中华——中国瑶族服饰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顺利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06件(套)。
2013年12月9日至12日,参加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13年中美博物馆合作项目馆长策划会”,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2013年10月23日至2014年2月18日,《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八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在馆顺利展出。
2013年12月25日至29日,《“看 见”——2013年广西纪录影像展》圆满落幕。
2013年12月,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瑶学学会主编的《瑶学研究》(第9辑)顺利出版。
2013年9月27日至29日,赴广东参加中国英德牛栏洞遗址学术研讨会暨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12届年会兼《英德牛栏洞遗址——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专著首发式。
2013年9月26-2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系列课堂之“壮族花崇拜”走进民主路小学及南宁市壮志路小学。
2013年9月26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联办《绚彩中华——中国彝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盛情开幕。
2013年8月30日至12月20日,《暹罗印象——馆藏泰国民俗文物特展》在馆开展,此次展览共有120余件泰国民俗文物。
2013年8月26日,荣获区直属企事业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2013年8月16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走进广西女子监狱开展手工培训活动。
2013年8月16日至9月16日,广西少数民族织绣文化展在包头博物馆开展,展出近100件少数民族文物。
2013年8月9-11日,参加在贵阳举行的 “第十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
2013年8月2日, “社区大篷车”走进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城北生活区。 2013年8月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到75707部队进行八一建军节慰问。
2013年7月19日,《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精心遴选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服饰80多件。
2013年7月2日,为南丹县里湖乡“香港社区伙伴”驻点单位进行“乡村纪录片拍摄技能”培训。
2013年7月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荣获区直机关 2011-2012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13年6月28-30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前往黄姚篁竹村开展“美丽与魅力同行”主题实践党日活动。
2013年6月28日,我馆梁志敏、吴颉同志荣获2011-2012年度区直文化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袁晋、杨励、石华林、田宇、郑琳、麦西、李建勇同志荣获2011-2012年度区直文化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3年6月17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化记忆”影像活动走进高校
2013年6月14日,南国早报联合广西民族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文化记忆”影像活动全面启动。
2013年6月13日,赴田东参加“广西布兵盆地第四纪洞穴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2013年6月5日至9日,参加由广西崇左市政府筹办的“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研讨会”。
2013年5月3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一天,共青团民博支部携手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小学共同开展宣教活动。
2013年5月25日,“琴声悠扬”独弦琴专场音乐会在馆一楼大堂精彩上演。
2013年5月20日,启动广西10个生态博物馆虚拟展厅制作--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三维环拍。
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参加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13年5月16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产学研共建基地——广西财经学院2013届广告专业设计学生毕业作品展开幕式暨 “我给民博说句话”主题活动最佳建议颁奖仪式在我馆隆重举行。
2013年4月2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共筑强大国防 建设美丽家园”演讲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3月1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荣获第二批自治区“和谐单位”称号。
2013年3月13日,由我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推出的“瓯骆风 八桂情——广西民族历史文化展”在吉林省博物院隆重开展,共展出118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6件。
2013年2月10日(大年正月初一),《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览》隆重开展。
2013年2月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赴75707部队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2013年1月15-16日,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影展在馆隆重举行。
2013年1月15日,《广西首届"博物馆•美与时尚"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开幕式暨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博物馆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顺利举行。
2013年1月9日至11日,馆工会组织开展了“辞旧迎新气排球比赛、欢歌笑语迎新年文艺活动”。
2013年1月8日至2013年2月28日,《化零为整——21世纪美国拼布作品展》在馆顺利展出,本次展览展出了25幅拼布作品。
2013年1月2日,2013畅享民歌活动圆满落幕。该赛事设置了南宁、宜州、三江、天等、贺州、隆林6个海选分赛场,历时近两个月。
2013年1月1日,《我的侗乡——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中心小学学生绘画作品展》在馆隆重举办。
2012年12月,同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等三家高校签订了“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协议。
2012年12月,开展“2012畅享民歌”系列活动。
2012年11月,随广西文化厅代表团在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推出《锦绣八桂——广西织锦刺绣艺术展》。
2012年10月,《雪域瑰宝——西藏文物展》开幕。
2012年10月,由我馆及广西博物馆联合申报的特聘专家岗位顺利通过,实现了我区文博界在自治区级特聘专家岗位零的突破。
2012年9月,《广西民族博物馆文集》(第二辑)顺利出版。
2012年9月,我们创办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志愿者专刊——《繁星》。
2012年8月,与瑞士驻中国大使馆合作推出了《瑞士设计在好莱坞》图片展。
2012年7月,在湖北古建博物馆举办的《锦绣八桂——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展》。
2012年7月,参加柳州博物馆组织的广西文博汽排球比赛。
2012年6月,共青团民博支部组织团员代表前往融水生态博物馆开展“希望从行动中开始”活动。
2012年6月,由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四川凉山州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绚彩中华——中国彝族服饰文化展》成功开幕。
2012年6月,组织“外婆的背带——民族女红技艺展示”活动。
2012年5月,推出以少数民族服装和“寻找那一朵东方茉莉”传统旗袍展示为主的“霓裳风韵”大型民族传统服饰展演。
2012年5月,推出了《吉金华章——宝鸡青铜器珍品特展》和《传承文化 强国惠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成果展》两个重要的展览。
2012年5月,《广西百年近代建筑》顺利出版。
2012年4月,我馆“玩艺坊”成为广西民族文化传习中心。
2012年3月,《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展》在我馆展出。
2012年1月,跟随广西文化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春活动。
2011年12月,开展“2011畅享民歌”系列活动。
2011年11月,《草原遗珍—包头市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
2011年10月,《佛风梵韵—缅甸文化展》开幕。
2011年10月,《穿越时空的鼓声—广西铜鼓文化展》在上海闵行区博物馆展出。
2011年9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广西电视台“爱的就是你”栏目组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联合打造了“我和侗寨有个约会”主题旅游相亲活动。
2011年9月,《百年留痕—广西近代建筑摄影展》开幕。
2011年9月,《多彩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与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展》开幕。
2011年8月,军民共建活动荣获区直机关工委2011年“最佳主题实践活动”奖。
2011年7月,开展了广西民族博物馆纪念建党90周年——“追寻党的足迹、感受科学发展、弘扬时代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2011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团支部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垌乡独垌中心小学开展“希望从行动中开始”活动。
2011年5月,《锦绣八桂——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展》在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展出。
2011年5月,《千针万线总是情—传统刺绣珍品展》开幕。
2011年5月18日,举行了2011年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
2011年5月1日,《忆当年——城市建设者足迹展》开幕。
2011年3月,《银饰之美——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苗族银饰展》开幕。
2011年2月3日,《百姓寻常物,历史深辙痕——“昨日时光”百年老物件展》开幕。
2010年12月,我馆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2010年12月,《清冶铜华以为镜 莹光如水照佳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铜镜特展》开幕。
2010年12月,《久远的记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岩画联展》开幕。
2010年12月,与南宁电视台、南国早报、早报网携手举办“2010畅享民歌”活动。
2010年12月,《外婆送我花背带——广西少数民族背带艺术展》开幕。
2010年11月,龙胜龙脊生态博物馆顺利开馆。
2010年10月,与南宁电视台共同举办第二届“月圆南宁.国际狂欢夜”。
2010年10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成就展》开幕。
2010年9月,《广西摄影之窗——广西首届10名资深摄影家作品展》在我馆开展。
2010年8月,参加自治区妇联与广西交警总队举办的“百万妇女参与抵制酒后驾驶”活动
2010年8月,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75707部队。
2010年5月,《民族的记忆——广西世居民族原生态文化影像摄影展》。
2010年5月,与南国早报、南宁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为明天征集今天——追寻老物件”活动。
2010年4月广西干旱期间,广西民族博物馆给那坡县达文屯黑衣壮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共合村村民送去了11680斤爱心蔬菜。
2010年2月,《似雪银花——湖南、贵州、广西三省苗族银饰展》开幕。
2010年1月,《七彩秘境——云南民族民俗风情展》开幕。
2009年5月27日,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
2009年5月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2008年12月11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揭幕仪式。
2008年9月26日,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隆重开馆。
2007年12月15日上午,广西民族博物馆主楼工程主体顺利封顶。
2007年4月13日,广西贺州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建成开放。
2006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获国家发改委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
2006年3月2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工程开工。
2005年9月9日,广西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隆重开馆。
2005年6月4日至6日,贵阳国际生态博物馆会议专家团抵达广西南丹县,考察了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并就广西建设中国最大的生态博物馆群等议题召开了座谈会。
2004年11月28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开放。
2004年11月26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成开放。
2004年10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土石方工程开工。
2004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决定成立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
2004年5月和8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基本陈列方案分别在南宁和北京举行专家座谈会 ,专家们对陈列方案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2004年5月,广西民族博物馆组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向国内外首次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广西民族博物馆项目。
2003年12月,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模式高级研修班在河池市南丹县举行 ,研修班邀请国内著名生态博物馆研究专家苏东海先生授课 ,来自全区14个县(市)文化局的学员参加了培训。在研修期间 ,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专家为业务指导以建设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工作站为目标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模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2003年12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竞标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建筑综合设计院的设计方案最后入选。
2003年9月,由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的全区民族文物调查征集培训班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区各重点地区的博物馆馆长4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后至2004年9月,全区民族文物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对全区民族文物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摸底统计。
2003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任命广西文化厅文物处处长覃溥兼任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
200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成立广西民族博物馆筹建办公室。
200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决定组建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办公室。
2003年3月,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址确定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内,占地130亩,投资2.5亿元,是建国以来广西最大的文化投资项目。
2003年3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次主席办公会要求将“ 广西民族博物馆 ”建成一流的省级民族博物馆(即一流的馆舍形态,一流的展示形式),能充分展现广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2003年1月,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李兆焯同志在自治区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广西民族博物馆列为广西当年新建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
2001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成立广西民族博物馆项目领导小组 ,并设立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办公室,筹建工作开始启动,办公室工作成员由自治区文化厅抽调厅属单位人员组成。
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项目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