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2010年展览

展厅位置:

    岩画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石制、金属制或其他工具,以凿刻、磨刻、划刻或涂绘等方法,在露天的石块、石壁、岩石地面或洞窟内的石壁上制作的各种图形。内容包罗万象,有动物、人物、植物、器物和天象、地理、符号、几何图形等。人们可以从中发现早期人类的社会实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因此,又被称为“史前百科全书”。
       目前,已发现的岩画遗址遍布五大洲70多个国家、167个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岩画图像总数达5000万个以上。在现存的原始艺术品中,99%都是岩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一书中已有记载。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也详细地记录了岩画的内容和分布地点。但是直到20世纪,中国岩画才真正进入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时期。    
       岩画是中国古老文明历史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它们完整地传诸后世,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加强岩画保护、研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齐心协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实现“在保护中共享,在共享中保护”的目标,以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

展厅位置:

  铜镜是古人用以照察衣服观容貌的日常用具,亦称“鉴”或“照子”。以铜为镜,源于铜石并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终于玻璃镜盛行的清代,历经四千年的兴衰更迭,见证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盛与衰。
  铜镜铸造,讲究实用与装饰并举,其正面光清如水,清晰可鉴,背面纹饰考究,辞铭温雅,极富时代特色,折射出各代的社会风尚与审美情趣,铜镜因此成为考古断代的重要标尺。
  镜之精良者成为古代王公贵族的宠物,生前相互馈赠,死后随葬墓中。陕西先有千年古都,后据军事重镇,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出土、传世铜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以汉唐铜镜最富特色。此次展览精选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镜一百六十余面,上起西周,下至元明,多数出土于古代墓葬,也有该馆历年征集的传世佳品。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古代铜镜的发展状况,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实用器铸造的又一特色。...

展厅位置:

...

展厅位置:

    广西民俗风情是一种根深叶茂、庇荫广泛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世居在八桂大地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用镜头记录广西民族的历史,许多摄影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拍了大量反映民族风情的照片,为宣传广西各组生活和精神风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作为一个民俗摄影工作者,王梦祥老师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几万张照片反复筛选,梳理整合,结集成册,推出了这本《民族的记忆.广西世居民族原生态文化影像》大型画册。这些照片,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极具感染力。读者只要沿着作者牵引的“民族的记忆”去探寻,不论是民俗礼仪,还是节庆活动,都无一例外地昭示着各族群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不论是服饰头饰,还是挑花绣锦,都蕴含着原始生命的基因和审美情趣。
    所有这些,是各族先民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的生动写照,是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
 

...

展厅位置:

        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古老、神奇、美丽的红土高原上,发现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掀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一个边疆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26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独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立体的生态环境,悠久的人类历史,多元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璀璨夺目、举世关注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传统服饰、造型奇特的宗教美术、工艺精湛的手工技艺、形式多样的节庆乐舞,是云南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中的几朵奇葩,是各民族非凡智慧和独特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


        为了加强滇、桂两地民族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特联袂举办本展览。


 

...

展厅位置: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贵州、湖南和广西是我国苗族主要聚居的省区。苗族文化多姿多彩,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等都是苗族引以为豪的传统手工技艺,而聪明智慧的苗家银匠更是把银器的制作发挥到了极致,可谓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每逢佳节盛会,苗家女儿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显得雍容华贵,流光溢彩。苗族银饰的种类极其繁多,大到高近一米的大银角,小到几毫米的银耳环,每一件银饰都是当地银匠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包括了铸、锤、凿、镂、敲、编、缠、刻、雕、纹等工序,花纹精细,玲珑精美。精致的银饰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苗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民族的智慧。
  苗族银饰就像是苗家人世代传唱的古歌,包罗万象,在沉稳流畅的旋律中讲述着祖先的历史;苗族银饰还像是苗家人翩翩跳起的芦笙舞,矫健有力,在舒展奔放的舞步里溢满了生活的喜悦。本次展览集黔湘桂之精彩苗族银饰于一堂,将带您走进一个似雪银花的瑰丽世界!...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东盟国家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在广西举办,中国与东盟的交往更加密切。本展厅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友好往来、合作交流的概貌以及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盛况,展现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作用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的美好前景。



展厅位置:

                                       
                                   中国与东盟 
                                    China & ASEAN








           guo_qi_1



    东盟国家是中国友好邻邦,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guo_qi_2



   China and the ASEAN countries share borders by mountains and waters, and enjoy a history of friendly exchanges for over 2000 years. ASEAN countries are good neighbors, good friends and good partners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edit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in particular, annual holding of the China-ASEAN Expo (CAEXPO) and the China-ASEAN Business & Investment Summit (CABIS) in Guangxi,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become much closer.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overview of friendl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previous CAEXPOs and the CABISs, as well as their roles in fueling the CAFTA construction and the bright future of the China-ASEAN friendly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The ASEAN countries are friendly neighbors of China, and both sides have been expanding and enriching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AFTA is the first FTA jointly built by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which will become the largest FTA composed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most populous FTA in the world.

...

资讯 鉴赏 研究 服务 展览 生态博物馆

民博公告
民博快讯
党建风采
清廉民博
道德讲堂
文博快讯
关于民博

多维探索
民族志影展
精品赏析
世居民族
视频赏析
花山岩画
田野调查
专家学者
学术成果
学术资讯
铜鼓研究
学术委员会

博物馆活动
志愿者
参观指南
研学基地

 

 

新展预告
最新展览
常设展览
展览回顾
展览交流
虚拟展厅
生态博物馆资讯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
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
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
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
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
广西网警ICP备案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博物馆 电话/传真:0771-2024322 Email: 技术支持: 灵启网络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3号

 桂ICP备10001057号-2   总浏览量:  47809195